林济各在北京的生活状态在相关著作中有所涉及:「济各性虽烈,然能自制。工作时常以日耳曼语唱赞主之歌。」
清乾隆紫檀框群仙祝寿插屏钟高一三四厘米宽一一一厘米厚二七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他的身体很好,他对自己能够如此高寿有独特的看法。一七三九年到北京的奥地利人刘松龄(Augustin de Hallerstein)曾问他:「汝有何术能致八十一岁?」
清乾隆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钟高一八五厘米宽一〇二厘米厚七二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林济各的回答是:「日耳曼人多饮酒,我在故国已早死矣,但在此处则无此害。」说明林济各性情豪爽、刚烈,但对自己在北京相对恬静的生活也从心理上认可并接受。
清乾隆黑漆楼嵌铜活三套二针明摆钟 故宫博物院藏
对林济各的生平以及他在北京的情况记载最详细的当属刘松龄于1739年11月4日和1740年11月6日从北京写给他的本家Weichard Hallerstein的两封信。
两信写作相隔一年,刘松龄见证了林济各在中国的最后一年,如实记录了林济各人生的最后时刻。
十九世纪黑漆木楼嵌铜饰钟高一二二厘米宽七四厘米厚三七厘米英国制造 故宫博物院藏
前面所述林济各的生平及在北京的情形即多出于两信中,这里只引用他在宫廷中与钟表有关的记述:
「他辛勤地制作和修理各种类型的自鸣钟,从不知疲倦。他精湛的技术使他在面对既使是没有见过的钟表机械装置时也能很快判断出其独特之处。他超人的天赋和灵巧的双手成功地解决了所遇到的任何问题。所有这些确保了他在宫廷中受到极大的尊荣,尤其是在康熙大帝时期。」(Mitja Saje ed., A. Hallerstein-Liu Songling-刘松岭:the muticulture legacy of Jesuit wisdom and piety of the ing dynasty court, Maribor: Associ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 Kibla, 2009. P.282-283, p.290-292)可见林济各在宫廷钟表制作中的技术优势。
经过三十三年的磨砺,林济各在北京的西洋人中显得相当有特点。他被刘松龄描述为以其精湛的钟表制作技术很好地为宫廷服务的「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
十八世纪铜镀金象拉战车钟高七〇厘米宽一三六厘米厚五五厘米英国制造故宫博物院藏
他的语言尤其有趣,在交流过程中,就像他不能马上理解德语、葡萄牙语和汉语一样(因为经过这么长的时间,他的德语已经忘记了大半,而他又没有下专门功夫学习其他两种语言,因此,他的话语中往往混合了这三种语言),别人也很难马上明白他的意思。
十八世纪铜镀金嵌五色玻璃转花钟英国制造 故宫博物院藏
尽管由于母语的失落使他那德国式的健谈不再,但人们仍然愿意与他交谈对话,他在当时的人缘一直是相当好的。
原文:郭福祥(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原文:《》2019年11月刊《清宫里的西洋钟表师》(因篇幅有限,原文有删减)